📰 新闻台

赊刀大爷|“职业背债人”横空出世,他们将引爆大雷?

Tony 提交于

现实比故事更“魔幻”。

地产泡沫迟迟不破,而且又无下限的刺激楼市,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妖魔鬼怪。

最近,有一个新词出现:职业背债人。我们必须重视他们的危害,谨防他们他们造成系统性风险。

怎么回事呢?有个网友留言:

某地卖房现在大批量找背债人,也就是吃了今天不管明天的人,

房主不要首付把房子卖给背债人,背债人在银行贷出按揭款给房主,

房主不但要损失个首付,一般还要倒贴十万左右给背债人,这十万也包括具体操作这事中介的好处,现在的规矩是,还要帮着还一年房贷。

背债人名下有了房就把装修贷、信用卡等都撸一遍,到手几十万。

房贷一年后就会断供,有些几个月就断供。

 

这个消息可信度有多高,操作性有多强呢?

如果把这件事类比成撸网贷,就会发现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具体到撸房贷和装修贷,先看一下当下的现实:

一方面,房价下跌,二手房失去流动性,怎么卖都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经济压力大,失业人数增加,部分房奴面临“断供”压力。

1、在这种情况下,房奴怎么办?

一种结局是,房子断供,等着被法院拍卖,起拍价打7折,流拍之后再打七折。

一来二去,自己卖不掉的房子,半价出售,不仅损失首付、利息、房价亏损,甚至连银行起诉自己的10来万律师费也得乖乖掏出来。

个人登上信用黑名单,从此告别现代生活。

另一种结局是,把房子甩给职业背债人,自己损失个首付、利息,以及一些好处费。

但是总算把烫手的山芋扔掉了,自己也免于上征信黑名单,攒两年钱,生活重回正轨。

对比之下,第二种结局似乎更好,因此房奴有动机甩锅给职业背债人。

2、对于职业背债人来说呢?

本来就活在社会底层,也没啥好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两三千,根本看不到希望。

现在连工作都没有了,更郁闷了。

此时,突然有人跟他说,现在有个机会,能够给你搞到几十万块钱。

但是,代价是你得当老赖,得上黑名单,从此不能从银行贷款,不能做高铁、飞机等。

相信,很多人愿意做这件事。

至少以前撸网贷的那批人,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也就是说,也有不少人愿意来当职业背债人。

3、对于中介来说呢?

挣钱嘛,不寒碜。各种贷款、撸口子的业务也都熟,帮你撸钱,自己赚个辛苦钱,何乐而不为呢?

也就是说,中介也有动机干这件事。

关键是,这样操作可行吗?

1、职业背债人,能用银行搞到房贷,以及能用房子撸到装修贷和各种网贷吗?

职业背债人有一个前提条件,征信得过关。

只要征信过关了,什么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等等,都是可操作的。

想一想他们是如何赶农民进城上楼的,各种大蒜抵首付、西瓜抵首付等等奇葩操作。

那些农民有啥证明,有啥银行流水,首付也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凑的。

最后他们是怎么贷款的?不都是各种萝卜章嘛。

当然搞萝卜章有法律风险,专门薅羊毛的,可能会提前布局。

中介把职业背债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一扣,然后给他们做半年流水,做各种增信动作,最后符合银行标准。

总之,在刺激房地产的大背景下,职业背债人从银行搞到房贷,并不难。

名下有了房子后,职业背债人再去各平台撸装修贷、信用卡等等,也是成熟的链条,操作上也并不难。

2、房奴这样搞,划算吗?

现在,二手房价格严重失真,“官方价格”严重高于实际价格。

比如,这套房子前两年的价格是21000元/平米,现在虽然没怎么跌,但是就是卖不出去。

最近的成交价也是一两年前,跟21000元/平米相差无几,因此银行系统的评估价也相差无几。

但是,房奴如果现在想卖出去,可能得把价格压低到10000元/平米。

接下来算一笔账:

100平米的房子,价格210万,按30%的首付计算,能够从银行搞到150万的房贷。

但是房奴用150万的房贷款,还要偿还银行剩余贷款。

再算一下其他成本,比如中介费和职业背债人的好处费共计10万,首付款50万,两年房贷利息10万。

这样一搞,房奴一共差不多赔了70万。

对比一下,如果被法院拍卖呢?

房奴只能获得100万的法拍款。

但是,这100万的法拍款,连银行剩余房贷都不够还。

再算上,律师费和诉讼费10万,首付款50万,两年房贷利息10万。

房奴一共差不多亏了120万。

也就是说,找职业背债人接盘,房奴可以少亏50万。

实际房价跌的越多,房奴少亏的钱也越多,找职业背债人抗雷也就越划算。

当然,如果房奴买的房子价格低一些,房屋评价价格做高一些。

这样一来二去,房奴不仅不会亏钱,最后手里可能还会落个一二十万,房奴更有意愿这样搞。

如果觉得不划算,还可以跟职业背债人谈条件,比如不给好处费,甚至把他撸口子的几十万分给自己一部分等等。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是,房奴自己当职业背债人,自己抗雷的同时,还替别人抗雷,虱子多了不怕痒。

他们把房子做二次抵押把各种装修贷和信用卡撸一圈等等,最后自爆。

另外,也可能会有人铤而走险,把这个事情搞成产业链,自己从中抽成。

当破罐子破摔后,会突然发现,玩法其实还挺多的。

这对当下楼市政策,有什么启示呢?

1、当价格下跌时,有毒资产会迅速传染。

表面上看损失可控,实际上风险早就迅速蔓延了。

2、放松信贷条件,降低房贷门槛,可能没把楼市刺激起来。

反而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让有毒资产迅速扩散,风险迅速蔓延。

3、放开二套房和三套房限制,尤其是金融领域里的限制,这会给职业背债人更多玩法,加剧金融风险。

注意,在经济形势不乐观,且房价泡沫过大的情况下,这些政策的负面效应,飙升的会更快。

风险,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当风险积累一定程度,守是守不住的,总会从不经意之处爆雷。

上海最大移民中介"外联出国"被查

Tony 提交于

上海警方确认拘留了一家移民中介公司负责人,指控其涉嫌"非法经营罪",称其"采取境内收取人民币、境外提供外币的方式,为他人非法提供外汇买卖"。

还有消息称当局要求该公司提供数十年的移民资料,但目前无法证实。多家中国媒体称,被查者是上海最大的中美移民中介公司之一"外联出国"。

中国澎湃新闻上周四(8月10日)报导,上海市公安局确认,该出入境服务公司负责人何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据报导,该移民中介负责人及身兼董事长名叫何梅。

面对媒体查询,"外联出国"回避了相关问题,称该公司依然在运转。

来源: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66472252

李强夏季达沃斯致辞:更加珍视开放共享 更加珍视和平稳定

Tony 提交于

一直以来对内对外都是两套话术。

168783625850628_480_320.jpg

经历过经济全球化的波折,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开放与共享,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经历过冲突和动荡带来的不安,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

Source: 李强夏季达沃斯致辞:更加珍视开放共享 更加珍视和平稳定_世界频道_财新网

欧盟委员会主席将为全球首艘甲醇动力箱船命名

Tony 提交于

国内不待见冯德莱恩,也没多少报道。

马士基:欧盟委员会主席将为全球首艘甲醇动力箱船命名

6月6日,丹麦集装箱班轮巨头马士基在官网分享了有关其全球首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的更多消息,包括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将成为该船教母。

马士基在官网一份声明中表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将于 9 月 14 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仪式上正式命名这艘全球首艘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该船将在首航中抵达,然后前往波罗的海的常规航线运营。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Vincent Clerc说:"就在几年前,这艘标志性的船舶还仅存在于想象之中。而现在,已成为现实,我们很荣幸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女士同意成为她的教母。欧盟委员会,尤其是其主席,在引导欧洲大陆走向绿色未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新船是欧盟政策支持转型的一个具体案例。"

马士基:欧盟委员会主席将为全球首艘甲醇动力箱船命名

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据悉,这艘2100TEU集装箱船将在哥本哈根港的Toldboden地区停留约一周,为马士基海员提供处理新发动机和使用绿色甲醇作为燃料的实际操作经验,因为该公司将从2024年起接收一支大型甲醇动力船队。

根据海运圈聚焦的跟踪,马士基的这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于2021年7月在韩国现代尾浦船厂下单,今年4月中旬已成功下水。

作为最早押注"甲醇"作为替代能源的航运公司,目前马士基共持有19艘甲醇动力新造船。早前报道显示,在官宣这艘订单一个月后,马士基又向韩国现代重工订购了8艘16000TEU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并在后来行使了另外4艘姊妹船的期权。2022年11月,该公司又在韩国现代重工订购了6艘17000TEU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这18艘正在建造的集装箱船船计划于2024年和2025年交付。

马士基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较行业内大多数其他公司提前了十年。同时,该公司还制定了近期目标,要求到2030年将海运船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50%,与2020年的基线相比,至少有25%的远洋货物使用绿色燃料运输。

来源:http://www.eworldship.com/html/2023/ShipOwner_0607/193144.html

中国加强文化控制,多地脱口秀、音乐演出被取消

Tony 提交于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演出取消的情况:一个日本僧侣歌手取消了中国巡演,几座城市暂停了脱口秀,北京的酒吧取消了爵士乐。几天的时间里,十几场演出突然被取消,有些是在原定开演时间的几分钟前,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解释。

这些演出被取消之前,北京有关方面对一家中国喜剧工作室处以1335万人民币的罚款,因为政府指责该工作室的一名脱口秀演员在笑话中侮辱军人;在北方的一座城市,警方还拘留了一名在网上为这名喜剧演员辩护的女子。

官员们也已开始关注脱口秀,这种表演为有限度地讽刺中国当代生活提供了罕见的平台,近年来已越来越受欢迎。政府曾对一名脱口秀演员处以罚款,因为他拿上海去年的新冠封城开玩笑。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去年11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说,讲笑话要有"适度",并指出脱口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舶来品;脱口秀这个名称本身就是"Talk Show"的音译。

最近的打击行动始于社交媒体上的一个匿名用户对当红脱口秀演员李昊石今年5月13日在北京一场演出的抱怨。李昊石(艺名House)说,看着他收养的两条流浪狗追松鼠,让他想起了解放军"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口号。该用户暗示,李昊石将解放军比作野狗是侮辱。

社交媒体上的民族主义用户为此愤怒情绪高涨,当局立即对此事大加挞伐。除了对李昊石的经纪公司笑果文化传媒处以罚款外,还无限期地暂停了该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的演出,当局称李昊石的笑话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笑果文化已将他解雇,北京警方表示正在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在上周三宣布处罚后的几小时里,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山东省组织脱口秀表演的机构都取消了演出。几天后,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暂停了"罗杰叔叔"的账号,"罗杰叔叔"本名黄瑾瑜(Nigel Ng),是旅居英国的马来西亚喜剧演员,他曾在(被中国大陆禁止的)Twitter上发过一段取笑中国政府的视频

但这件事的影响看来不只限于脱口秀表演。原定的音乐表演也开始消失,包括一支有外国成员的上海摇滚乐队在中国南方的演出、北京的一个民间音乐节和几场爵士乐表演,以及一名加拿大说唱歌手在南方城市长沙的演出。

受佛教影响的日本乐队"喫茶去"的主唱上周三说,他定于当晚在南方城市广州举行的音乐会已被取消。几小时后,名为药师寺宽邦的主唱说,在中国东部城市杭州的一场演出也被取消。他在次日宣布,北京和上海的演出也被取消。

"我正在列节目单,但写了一半就停下来了,"药师司宽邦在他的Facebook页面上写道,他的经纪公司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我仍不明白这个事件有什么意义?我现在只感到遗憾。"

几乎所有取消活动的组织者在公告中都用了"不可抗力"的说法,意思是组织者无法控制的情况,在中国,这个词经常是政府压力的简略表达方式。

脱口秀组织者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一些被取消的音乐会的组织者否认他们被要求不许外国表演者参加。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已取消了原定举行的坂本龙一经典作品音乐会,该中心的一名员工说,取消的原因是票房不好。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30525/china-comedy-music-crackdown/dual/

《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为不实信息

Tony 提交于

昆明市国资委声明说,网传"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04584832483528)"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为不实信息;正强化"银政企"合作、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竭诚与社会各界在广泛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滇池投资负责人5月23日受访说,"22滇池SCP003"顺利兑付,资金来自市级兄弟公司的拆借,不是来自于社保资金和公积金。

习近平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次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Tony 提交于

国内新闻对于恢复边界这个要求根本不提,只敢说客套话,而且到现在还叫乌克兰危机。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三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这是自一年多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双方的首次对话,目前北京方面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俄乌冲突的潜在和平缔造者。

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布声明称,中方将派一名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

泽连斯基称,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他和习近平探讨了如何共同努力为乌克兰实现"公正且可持续的和平"。他坚持认为,与莫斯科的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将乌克兰的边界恢复到1991年状态的基础上。根据泽连斯基办公室对此次通话的描述,他说:"不可能有基于领土妥协的和平。"

Source: 习近平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次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 华尔街日报

卢沙野"质疑主权论"为何引爆中国与欧洲的外交风波

Tony 提交于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经常发表争议性言论,此前曾说孟晚舟被捕是因为"白人优越感",辱骂法国著名学者是"小流氓",说台湾"统一"后要进行"再教育"等。

就在中国与欧盟关系回暖之际,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公开质疑前苏联国家主权范围,引发欧洲舆论海啸。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4月24日发表声明,定调卢沙野言论为"个人观点",并下架稍早发布的访谈全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申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Josep Borrell)指北京已经适当澄清,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就批评外交官不应使用这种言辞,法方全力声援受影响国家,强调这些国家边界不可侵犯。

此前,法国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都召见中国驻当地大使要求解释,乌克兰总统顾问也谴责相关言论。80名欧洲议会议员发表公开信,呼吁法国政府将卢沙野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驱逐出境。

多名国际关系学者向BBC中文分析指,卢沙野言论看似只是小错误,却"致命性伤害"了中国欧盟关系,让欧洲的亲中派"一言惊醒梦中人",也使此前对北京示好的马克龙陷入尴尬。

卢沙野说了什么?

根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一度刊出的访谈纪录,卢沙野4月21日接受法国电视台LCI访问时,被问到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他答道:"这取决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历史上,克里米亚一开始就是俄罗斯的。苏联时期,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

主持人罗契宾(Darius Rochebin)提醒他"从国际法角度,克里米亚就是属于乌克兰",卢沙野回应指"从国际法的角度,甚至可以说那些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主持人追问"您意思是说,苏联解体后,边界秩序的问题仍未解决",卢沙野说:"现在不是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现在最要紧的是实现停火。"

主持人接着表示,"这并不是纠结细枝末节。如果我们拿掉中国的一部分,然后说:'抱歉,这只是细枝末节'。不是这样的。在乌克兰看来,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卢沙野回应道:"正如我之前所说,要考虑到冲突的来龙去脉,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有问题可以一起讨论。"

中国外交部的切割

访谈全文在4月24日下午已被撤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被追问下架原因时称,"我不了解你说的情况"。

毛宁回应争议时强调,中国尊重各国的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指苏联解体后中国是首先与相关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建交以来中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她又说,一些媒体曲解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挑拨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中方将对此"保持警惕"。

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同日受访时表示,"中俄合作是无上限的,中欧同样如此"。

但上述表态未能平息欧洲舆论,当天稍晚,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声明指,卢沙野的评论"只是表达个人观点",不应被过度解读,其发言并非中国的政策声明,中方尊重苏联解体后诞生的国家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致命性破坏力"?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系教授朱志群对BBC中文指出,没有一位中国外交部官员为卢沙野背书,显示其言论不代表官方立场,而北京很快意识到卢的错误,因此迅速进行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我认为这事件很快就会结束,除非欧洲的一些势力不愿意让它过去"。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卡耐基中国项目研究员庄嘉颖(Chong Ja Ian)则认为,中国官方跟卢沙野切割"做得太迟也太少",驻法使馆似乎是看到毛宁的回应无法安抚欧洲人情绪后,才发表声明降温,但拖延只会让公众怀疑北京的真诚,而卢本人也没有明确道歉或收回言论。

目前乌克兰战争未解,北京多次表示希望促成和平谈判,但从未谴责俄罗斯入侵或要求俄方撤军,习近平3月会晤普京时更呼吁中俄共同推动世界"百年变局",引发欧洲舆论忧虑,庄嘉颖指卢的言论无疑是火上加油。

"普京意图推翻苏联解体后的新欧洲版图,北京近期对于欧洲秩序暧昧的态度、默认俄罗斯的做法,已经让很多欧盟成员国尤其是中东欧国家非常不安,因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安全和存亡。卢沙野只是两句话(惹祸),但恰好触碰到欧盟的痛处。"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告诉BBC中文,中国外交部的切割意味着,北京决心不对卢大使以官方身份公开发表的"个人观点"负责,"欧洲人都看到这一点,也不会买帐"。

他认为有关言论已造成伤害,对中国欧盟关系有"致命性破坏力",尤其冲击与中东欧的关系。"欧盟非常重视平起平坐、互相尊重,我不相信卢沙野不知道这价值观,但他仍然表达出北京很不屑前苏联国家的看法,佐证了中国口讲尊重主权,但实际上站在俄罗斯一方。"

欧盟舆论反弹

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前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目前已加入欧盟的前苏联国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则是准成员国。

近80名欧洲议员4月23日在法国《世界报》(Le Monde)发表公开信,指卢沙野的激进言论严重侮辱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及完整性,明显违反国际法和外交论述的界线,"这是最糟糕的战狼行为,不应置之不理",他们要求法国外长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把卢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信中强调,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质疑他国主权,"主权不是外交玩具,而是国际关系、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要素"。

前欧洲议会政治顾问、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助理教授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对BBC中文说,欧洲政界和舆论都对事件感到震怒,破坏本来已经脆弱的信任,卢的言论也不合逻辑。

"如果不承认前苏联国家的主权,怎样和他们建交?不过,自相矛盾也是北京一贯的风格,比如一方面强调要和平、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另一方面却默许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对欧洲人来说,这印证了,中国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更不是他们自称的世界强国。"

冯儒莎提出,卢沙野言论或许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中国故意模糊焦点,"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领土主权争议,而不是问题的本质,就是中国默许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她也担心这是中国"假信息工程"的一环,"我们当然觉得这样歪曲事实很荒谬,但中国国内的人可能会相信(质疑主权论)"。

她续指,北京可能藉此试探欧盟的反应,"但这是一个很愚蠢的试探,欧盟不仅没有被分化,还变得更团结"。

事件也让法国总统马克龙尴尬,他早前访问中国时向习近平示好、争取北京协助调停俄乌战争,已经饱受批评,卢沙野言论进一步打击其亲华路线。学者庄嘉颖说:"(法国)做了那么多让步后,你居然讲这些话'打脸',实在太不给马克龙面子。以后欧盟政治人物与中国互动时会更谨慎。"

学者陈家洛也说,事件对于欧盟的亲北京政客而言,可谓一言惊醒梦中人。"原来中国跟你琴棋书画喝完茶,转身就这样对你,这让他们认清,不能那么幼稚地去理解中国内部的情况。"

"战狼外交"重现?

卢沙野事件引爆外交风波,却获得中国国内部分人声援。

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4月24日发文维护卢沙野,指乌克兰事务不是卢的职权范围,他受访时只是表达"一般性意见",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回应得非常礼貌,不应被贴上"战狼"标签,又认为法国应当保护卢大使的表达权,"不应事后掉过头来进行政治声讨,那样做将是法国的耻辱"。

这次卢沙野事件再次引起"战狼"路线的争议,今年初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调职,曾被视为习近平第三个任期将放弃"战狼外交"的指标。

学者庄嘉颖指出,"战狼"是一种战术,是以实况来决定采取什么行动,而不是意识形态来带动行为,因此战狼外交开始退潮,还是可以看到中国外交部对美国很尖锐的说法,或者英国曼彻斯特总领事馆示威及殴人事件。

"战狼这套做法一直维持在那边,他可以决定什麽时候用或不用,不是说一定存在或一定不存在的。他一直预备好可以这样用,有时候有误判或者讲话太兴奋等等的,一控制不好就会出来了。"

陈家洛也表示,卢沙野事件反映中国"骨子里还是有强烈的战狼基因",并主导着中国外交政策,这路线得到国内部分鹰派和网民赞赏,但外交上适得其反,倒是壮大了欧盟疑中派的声音。

"实际效果是帮习近平'倒米'(帮倒忙),是外交上的一个挫败、开倒车。本来北京想拉拢欧洲抗衡美国,欧洲领袖也有这个想法,觉得疫情后一些合作和机制可以复常,但现在可预期欧盟会对中国更多戒心。"

原地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65382727